《白氏家族考(二)》 作者:白剑 续——
现将各分支情况概述如下:
洛郊白碛支系:白碛支系由东白碛(万年青)、西白碛、焦寨、李楼、桃元、桂连凹、西高、曙光、北王、木庄、黑龙庙、火龙庙、老城东关、北关、榆树园、老集、北窑等十七个村组成,在谱人口3663人。据清康熙五十九年白氏谱序称:“洪武定位,重修旧谱,复接续四代,传至三十六世金刚,又迁洛城东南(白碛)。嘉靖年重修旧谱,继续前后六代,而自介公始也。”可知白碛始祖为白居易32世孙白介。白碛古谱在清代康熙、雍正、光绪年间三次接续。现存古谱为清光绪二十九年48世白九皋等人所修。
洛郊白村支系:先祖少寒为白居易24世孙。该支由白村、油房头、陈李寨、庞屯、后河、辛庄、青阳屯、田山、白杨、庙子等10村组成,在谱人口3792人。白村现存古谱为清光绪十三年49世白逢焱所修。
洛郊白营支系:先祖为白居易18世孙白心兴。由白营、柳行、河窑、十叶、吕家沟五村组成。在谱人口1598人。白营现存古谱纸质陈旧、书法精美,可惜无修谱时间。白营白氏祠堂遗址尚存,有“太子少傅”匾额及古碑一通,1994年1月16日,洛阳市郊区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同意在此基础上修建白居易纪念馆。
洛郊花园支系:先祖为白居易39世孙白光裕,散居花园、伊川周村,在谱人口322人。
偃师东石桥支系:该村白氏后裔分南北两支,南支先祖为白居易32世孙白通,元未迁至东石桥,在谱人口582人;北支则由巩义石关迁此,在谱人口2318人,两支合计2900人。石桥南支现存古谱为清光绪年间47世白玉鹤等人所修,其谱有大明嘉靖二年36世白自成谱序。另据谱载,44世白璧于雍正七年刻族谱,提督河南通省学政吴应芬、洛阳知县王箴舆分别作序,可惜原版今无存。北支为石关先祖嵩州判白时先的后裔,时先为白居易第29世孙,元代迁居石关。至36世孙白俊又于明正德年间回迁东石桥。两支白氏同居一村,和睦相处。
偃师翟镇支系:先祖为白居易41世孙白彦良,至43世起散居翟东、翟西、宁北、庞村、岳滩、大口等地,在谱人口1710人。该支现存有光绪十九年“重修白氏家庙碑”一通,碑文详细记载了该支白氏的有关情况。
偃师白村支系:先祖为白居易31世孙白直道,元末避战乱至偃师首阳山白村。在谱人口580人。
伊川古城支系:古城支先祖白兴、于明嘉靖十八年自偃师东石桥迁伊川古城。散居古城、上湾、辛营、高山、白村、白杨、常峪堡、白元、栗子园、程村、柏坡、于园、田湖、河贯沟、马坪、大坪、石曹沟、桃村、竹元、同瓦沟、火神庙、孟村、下王坪、宋店、土谷庙、焦涧店等地25个村,在谱人口2214人。
伊川瑶湾支系:瑶湾先祖孝廉为白居易25世孙。由瑶湾、黄村、蒋元、野狐岭、楼子沟、三老庄、鸣皋、杨村等八村组成,在谱人口1486人。
宜阳晋陵支系:晋陵支由石陵、高桥、克村、郭庄、柳树沟、耿沟、黄水庵、牛头沟、樊店、杓柳、魏庄、南鱼泉、东庄、新庄、王路庄、斋公岭、漫流、徐阳、老王沟、白家岭、寿木山、香泉等二十八个村组成,在谱人口9065人。晋陵支祖白超与白碛支祖白介为亲弟兄。元朝末年,介、超二公为避战乱,避居宜阳。洪武定位,白介回归洛城南庄,白超则安居宜阳城北门里,子孙世居宜阳。晋陵现存古谱有两种:一为清道光十三年木刻本、二为民国七年石印本,全套十六卷,是白居易家谱唯一的一套木刻本和石印本,对研究白居易家世有很高的价值。
宜阳西石村支系:由西石村、冷水组成,在谱人口920人。其先祖为白居易18世孙心一,北宋末年迁居宜阳。明末战乱,有一支又迁至栾川冷水。
新安克昌支系:由克昌、铁门、二峪、赵坡四村组成,在谱人口1290人,先祖为白居易19世孙心良,宋代迁至新安。克昌现存古谱为乾隆五十五年白亮、白玉宇、白士明等人所修。
新安晁村支系:该支为克昌之分支,由晁村、高沟、耿沟等村组成,在谱人口2920人。晁村现存古谱为清嘉庆二十四年白元善所修。据该谱记载:先祖白素,初居克昌,明弘治年间迁居新安县衙署西邻,繁衍六代,于清顺治十年徙居晁村。晁村旧有白氏祠堂,现保存有“居易堂”匾一块。
孟津支系:孟津支先祖为白居易31世孙世同。元末避战乱,迁孟津老城,而后定居,在谱人口220人。
汝阳支系:先祖为白居易30世孙白效,元末迁徙,主要分布在车坊、魏村等地,在谱人口396人。
以上十五支系的白居易后裔散居洛阳地区115个村,在谱人口33078人。
另外,或因生活所迫,或因世事沧桑,白居易后裔迁至巩义、温县、新密、新郑、登封、武陟、焦作、新野、镇平、南阳、郑州等地。目前,上述地区的合谱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