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生是自我,不是活着
1894年,美国传教士亚瑟·史密斯写了一本书叫《中国人的性格》,描绘了他眼中的中国:“分布在城市边的 几个村子,跟城相距一到六公里,但每个村子都叫三里屯”,“你问一个中国厨师,面包里为什么不放盐?答案就一个:‘我们在面包里就不放。’‘你们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好的冰制食品,为什么不留一点过冬?’答案也就一个:‘不,我们这儿过冬从来没有冰制食品。’”
诚然,史密斯的观点也许只是一家之言,不可尽信,但不可否认的是,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太多失去自我的人。他们盲目追随大流,却不知自己会被带向何方。他们不在面包里放盐,也从不知道生活的真谛究竟是什么。这样的生活,是不是过于可悲了?
带着这样的思考,我把目光转向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。
从古至今,喜好模仿的基因其实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管中。春秋战国,楚灵王偏好细腰美人,一时宫内宫外大肆效仿,宫中女子多有因过分节食削减腰身而面黄肌瘦者,更有甚者竟因此饿死。
而东施效颦的典故更是不消细说。西施貌美,即使胸口疼痛皱眉抚胸也风姿不减,反更加动人。可丑陋的东施却盲目模仿,终成千年笑柄。无独有偶,西晋潘岳风流倜傥,坐车出行,众多妙龄少女心怀爱慕,以水果掷之,民间便有“掷果盈车”之说;而左思绝丑,却“效岳遨游”,招致“群妪齐共乱唾之”,只得委顿而归。
这样的故事,不正是盲目模仿的后果吗?无论是楚宫女,还是东施,左思,他们都被光怪陆离的尘世迷住了双眼,在模仿中不但失去了原来的自己,也失去了一段本也许可以更加精彩的人生。当初的跟随也许只在一念之间,但搭进去的可能却是一生。
那么,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呢?我们生活在一个沟通与交流空前便捷的时代,我们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模仿优秀的范例,但也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在模仿中误入歧途。正如狄更斯在《双城记》中所写:“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;这是智慧的时代,也是愚蠢的时代……”而身处其中的我们,更应该运用脑髓,放出眼光来。当我们人云亦云地称赞某所知名高校时,我们是否想过它未必适合自己;当我们跟随大众抢购某款商品时,我们是否想过它未必真正实用;当我们追赶热点转发某条说说时,我们是否想过它未必真正合理;当我们……
如果你真正想要的,不是舆论规定的样子,不是社会偏好的样子,那你一定要勇敢地为自己站出来,做你喜欢的自己。因为,生是自我,不是活着!这,就是自我的力量。
作者简介:
白杨
男
1996.10.6
南京大学商学院
694302553
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大仙林校区